不久前刚刚过去的海军节(4月23日),对于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来说有着一份特别的意义。因为就在今年海军节前夕,该校新组建的海洋学院正式成立。
近年来,我国海洋学科正在加速布局,如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这样在海洋学科上发力的高校以及地方政府并不在少数。这也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海洋教育尚难满足需求
就在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海洋学院成立的几乎同一时间,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赋予海洋大学项目代码。这标志着该市的海洋大学项目建议已获批复,进入政府投资建设程序。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中,就曾提及支持深圳筹建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深圳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及要在今年成立深圳海洋大学筹建工作专班。
在全国范围内,仅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提出要筹建“海洋大学”的省份就有广西、福建、山东等。其中,广西更是先后提出要建设广西海洋学院和北部湾海洋大学两所海洋类高校。
除新建高校外,此前拥有海洋类相关学科的高校也在积极进行学科的重组。仅在2019年一年间,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便先后成立了海洋学院。这两年来,以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为代表的综合性高校,其海洋学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无疑,目前国内海洋科学正在驶入一条“快车道”。至于其背后的原因,目前兼任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海洋学院院长的该校副校长嵇春艳告诉《中国科学报》,近年来,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变得愈加重要。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9万亿元,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8%。“海洋产业体系不完善,海洋科技和人才支撑不足,已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桎梏之一。当前急需培养高端海洋人才,支撑海洋经济发展客观需要。”她说。
此前,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安然也曾向媒体表示,缺少世界一流、有创新活力的综合性海洋大学,难以满足我国海洋高质量发展对高新技术、应用型和经济管理等领域人才的需求,海洋高等教育模式和路径亟须创新。
“与世界海洋大国相比,我国在海洋人才教育方面存在培养总量不足、专业设置不全面、复合型海洋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安然说。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海洋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罗轶表示,近年来涉海大学或涉海学院的快速增长趋势有目共睹,从总体上看,这对于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是有益的,不过“目前很多高校的海洋类学科尚处于初创阶段,此时过分强调数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他表示,关键还是要看未来这些学科是否能够立得住,并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
交叉学科应在研究中“自然形成”
谈及建设海洋学院的初衷,嵇春艳表示,希望通过学院的独立运行,构建一个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加快推进海洋交叉学科发展。
“江苏科大是以船舶设计制造起家的,但近年来学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围绕海洋工程、海洋技术、极地冰区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电信学院聚焦海洋信息感知与通信进行了大量科研,能动学院在海洋新能源方面也有很好的储备,所以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嵇春艳说,从去年开始,江苏科大就设立了“海洋技术与工程”交叉学科。“通过海洋学院的建设,把这个交叉学科做实做强。”
嵇春艳表示,海洋学院的成立将形成校内海洋科研人才、特色专业、学科方向、海洋类实验室等资源集聚。“例如,开云(中国)水声工程二级博士点方向原来由电信学院、船海学院、能动学院3个学院共同建设,组建海洋学院后,从事水声科研方向的教师全部调入海洋学院,形成合力。”
需要注意的是,海洋学科本身便是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将其作为自身的学科发展方向。比如,深圳市刚刚批复的海洋大学尽管尚处筹建阶段,但已经明确其在学科设置上,坚持“对标前沿、交叉融合、凝练特色、错位发展”,突破传统学科设置,重点发展海洋交叉特色学科,构建“强交叉、大综合”的新型特色学科体系。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我国传统的海洋类高校和海洋类学科往往都是在某一具体领域存在优势专业。对此,罗轶表示,海洋科学研究本身就需要多学科的支持。因此,走交叉融合之路原本就是海洋学科发展的题中之义。但在进行学科交叉时,既不能放弃自身原有的特色和优势,也不应简单地“为了交叉而交叉”。
“交叉学科一定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罗轶说,这背后存在一个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问题。“我们不能毫无缘由地将两组不同学科的人叫到一块儿搞学科交叉,而是要有共同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学科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海洋学科,我们既要着眼长远,又要脚踏实地。”
学科布局需要政策统筹
采访中,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当下人们对于海洋教育的重视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在海洋学科的发展问题上,我国还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以及“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思路。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协调一致,分工合作,而不是一窝蜂似地各自为政。”该学者说。
对此,罗轶坦言目前海洋学科在全国的布局与国家高等教育体系支持方式有关,即中央高校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地方高校则以地方财政支持为主。对于地方高校的学科发展,教育部可以出台指导性意见,而不能过多干涉各省份在高校布局不同学科的权利。
“不过,教育部可以通过学科目录调整和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不同学科的布局。”在他看来,目前海洋类高校在不同省份纷纷布局的背后,似乎已经体现出管理部门的某些思考。“目前非沿海省份没有设立一所海洋类高校,而在沿海省份,除少数设立两所高校外,几乎都有一所现成或筹划建立的海洋类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在加强涉海方面的投入。例如,根据2021年底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发布的《2021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2020年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中,研发经费较2011年翻了一番,科技人才较2011年增加了1万多人。
“海洋学科是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开展学科研究的成本是很高的。”罗轶举例说,作为海洋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科研人员乘调查船在海上进行调查作业的船舶成本,每天都在30万~40万元。“这还不算相关的人力成本和其他费用。”
正因如此,罗轶坦言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海洋学科的投入。“尤其是对于海洋类高校而言,提高其生均拨款标准,才能有效保证海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
2022年5月17日 4版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5/369435.shtm